热搜: 问彩官方app下载推荐
中新网乌鲁木齐12月8日电 (戚亚平 郑亮)冬日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十一团花桥镇南缘,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四翅滨藜基地十分壮观,一棵棵植物挺立在沙地上,谢小云只要有时间都会来这里看看眼前的这片“绿洲”。
俯瞰十一团花桥镇林带。十一团花桥镇 供图
1994年,园艺专业毕业的谢小云从湖南来到地处沙漠边缘的十一团花桥镇,成为一名林业技术人员。从此,她把精力全部投入到防沙治沙中,通过近30年不懈努力,绿洲向沙漠深处延伸了20多公里,“湘妹子”的绿色梦想正逐步变成现实。
回想起四年前,谢小云连连摇头,第一年栽种的7000亩四翅滨藜幼苗,成活率不到10%。
“在团镇南面沙梁上造林种树的时候,那个苗跟着沙子整个都刮跑了,造林的难度很大。”十一团花桥镇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专业技术人员谢小云说。
为了拿下这片沙地,十一团花桥镇上下齐动员,还成立由谢小云主持日常工作的防沙治沙工作办公室。
为尽早找到解决办法,谢小云整整2个月吃住、工作在治沙现场,历经100多次试验,突破了苗木本地化种植技术难关。2020年4月,新栽植的3000亩四翅滨藜成活率达到70%,2021年全面完成2.6万亩四翅滨藜沙漠原始地貌造林苗木栽植。
“从2020年到2022年,我们每年春秋季都会进行栽植补植。”谢小云说,三年下来,四翅滨藜种植面积达到2.6万亩,平均存活率达到70%。
谢小云(中)在沙漠中查看四翅滨藜长势。郑亮 摄
多年来,谢小云一心扑在植绿、补绿上,初步构建了以绿洲外围荒漠生态林、防风固沙林、绿洲内部农田防护林、居民区绿化林为主体的四级生态防护屏障。
如今,辖区内已建成1.5万亩农田防护林、道路林、防风基干林,8.8万亩特色经济林,2.58万亩柽柳、甘草、黑枸杞等复合生态系统灌木林,林网面积达12.88万亩。
谢小云说:“防风固沙、植树造林是必须要干的一件事情,我们的田地发展到哪里,我们的防护林体系就要建到哪里,从团部到连队再到农田,现在就到了沙漠边缘,就这样一年一年种下来。”
如今在沙漠边缘,建起了一道道绿色屏障,守住了香梨满园、黄杏满树、棉田雪白、红枣满枝,真正让生态效益转化成了经济效益。
为实现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谢小云又在经济林上下功夫,对全团的梨园进行技术改良。时下,正是香梨树的修剪时节,谢小云穿梭在种植户的梨园中进行技术指导。
“能看到我们职工群众挣上钱,就是对我自己最大的安慰。”谢小云说。
十一团花桥镇3连职工杨忠琼种植香梨已有八年,在果树管理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谢小云的指导,现已从“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
杨忠琼说:“从小树开始小云姐就来给我们指导,大家就跟着她边干边学。她特别有耐心,我种植的香梨产量也从刚开始的几吨到现在100多吨。”
谢小云在种植户的梨园中进行技术指导。郑亮 摄
绿色的崛起,阻挡了黄沙蔓延,当地的沙尘天气也大幅减少。为将黄沙变“黄金”,十一团花桥镇还走出一条发展靠沙、生态治沙、增收用沙、旅游兴沙的发展之路。2013年开始,先后投资4亿多元,精心打造沙漠之门旅游景区,每年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游玩,年接待游客超过40万人次。
沙漠之门景区管理人员杜丽娟说:“通过生态环境的改良,景区的环境越来越好,沙尘天气也越来越少,不仅吸引了游客来游玩,还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商前来投资洽谈,让景区在运营、客流方面越来越好。”
从青春靓丽到两鬓斑白,谢小云凭借坚韧的逐绿信念,带领团镇职工在沙漠边缘建起了绿色生态带,不仅实现“人进沙退”,还让这抹绿色成为推动职工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因防沙治沙有功,今年,谢小云荣获“全国防沙治沙标兵”荣誉称号。
谢小云说:“在我工作的时间段,就要尽我的能力、努力去做好防沙治沙这件事。治沙工作任重道远,我将继续坚持在林业工作上、坚守在这片沙漠中,继续为防沙治沙事业贡献力量。”(完)
中新网赣州12月8日电 (记者 李韵涵)8日,作为2023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活动之一,湖南红色旅游研学推介会在江西赣州举行,现场发布湖南十条红色旅游研学精品路线。
12月8日,作为2023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活动之一,湖南红色旅游研学推介会在江西赣州举办。李韵涵 摄
“湖南是伟人故里,将帅之乡,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热土,红色资源极为丰富。”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欧阳斌表示,在中国革命各个历史阶段,三湘大地风雷激荡,革命浪潮汹涌澎湃。秋收起义打出第一面工农革命军旗号,湘南暴动打响中国土地革命第一枪,茶陵建立了最早的工农兵政府。
据了解,湖南省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7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9处;国有可移动革命文物藏品8万余件(套),革命博物馆纪念馆70家,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8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9处。
欧阳斌表示,今天发布湖南10条红色研学精品线路,就是要进一步擦亮打响“伟人故里”的红色旅游品牌,挖掘宣传好湖南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和产品,充分发挥红色旅游资源在青少年研学中的积极作用,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和游客到湖南来进行红色精神洗礼。
“湖南与江西山水相连、人缘相亲、人脉相通,自古就是礼尚往来的好邻居、同舟共济的好兄弟、互帮互助的好伙伴。”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韩之宇表示,从明代江西填湖广的血脉相通,到革命年代的生死相依,再到和平建设时期的守望相助,湘赣两省之间感情上的袍泽之谊、经贸上的密切合作,始终一脉相承。
韩之宇称,近年来,在湘赣两地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动下,江西、湖南省文化旅游交流越来越频繁、合作越来越密切,从2019年起,两省联合举办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为加快深化两省文旅合作,促进两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探索走出了一条区域文旅品牌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推介会现场,湖南省红色文化旅游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吴丹发布了“我的韶山行”“领袖元帅”“湖湘女杰”“韶山—井冈山旅游专列”“不忘初心重走长征路”“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等10条红色旅游研学精品路线。(完)
上一篇:银川至石河子首次实现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