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问彩官方app下载攻略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李强通报有关情况 王沪宁蔡奇丁薛祥出席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 12月6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今年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明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王沪宁、蔡奇、丁薛祥出席座谈会。李强受中共中央委托通报了今年经济工作有关情况,介绍了关于明年经济工作的有关考虑。
座谈会上,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致公党中央主席蒋作君、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台盟中央主席苏辉、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无党派人士代表刘卫东先后发言。他们完全赞同中共中央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明年经济工作的谋划考虑,并就深化对外经贸合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构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扩大有效投资、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加快消费转型升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升“一带一路”建设水平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表示,大家充分肯定了今年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就明年经济工作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
习近平指出,今年是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利因素增多,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中共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习近平表示,今年以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聚焦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优化升级、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研,向中共中央报送各类调研报告、意见建议,为中共中央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习近平代表中共中央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习近平对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提出3点希望。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今年的经济运行和经济工作成绩,充分印证了中共中央对形势判断和相关决策的正确性预见性。当前,我国经济恢复仍处在关键阶段,希望大家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不断提高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政治站位,引导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二是坚定发展信心,协助做好解疑释惑、凝聚共识工作。大家要深化“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并巩固成果,不断夯实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三是积极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要立足自身界别特色,聚焦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扩大国内需求、防范化解风险、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等,加强调查研究,继续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贡献力量。希望各民主党派中央和无党派人士抓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全国工商联要持续传递中共中央关于“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的大政方针,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相关政策,支持民营企业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石泰峰、刘国中、何立峰、张国清、吴政隆,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座谈会。
出席座谈会的党外人士还有邵鸿、何报翔、王光谦、秦博勇、朱永新、杨震和张恩迪、李钺锋、安立佳、张斌等。 【编辑:王祎】
中新网北京12月8日电(记者 袁秀月)未来几天,新一波降温又将来袭,多地将进入今年冬天以来最冷时段。此外,华北、黄淮将出现今冬首场大范围降雪,未来一周将连续出现两次强降雪过程。
中新社发 赵宇航 摄"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12/08/329e8f19f36045cd9125f006289c040c.jpg" alt="11月22日,黑龙江哈尔滨。中新社发 赵宇航 摄" />
11月22日,黑龙江哈尔滨,市民雪中出行。中新社发 赵宇航 摄
降温幅度达12℃以上
最低气温零度线将至湖北、苏皖一带
国家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徐珺8日介绍,受较强冷空气影响,12月8日-9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东北地区气温将下降4℃到8℃,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中南部降温幅度可达12℃以上。上述地区伴4~6级偏北风,阵风7~8级,北部海域有5~7级风,阵风8级。
10到11日,冷空气继续南下,中东部大部叠加降水影响,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中西部、华南北部等地有6℃到8℃降温。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0℃以上,渤海、黄海、东海海域有5~7级风,阵风8~9级。
8日到11日累计下来,东北地区中部、华北南部、黄淮等地降温幅度可达12℃以上,12日早晨,最低气温零度线将南压到湖北中部至苏皖北部一带。
受冷空气影响,多地将迎来今冬最低气温。河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刘超表示,前期河南气温明显偏高,全省大部气温达到24℃到26℃,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受持续强冷空气影响,12月中旬河南将出现寒潮雨雪、持续低温天气,将进入今冬以来最冷时段。
河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丽华表示,9到10日,河北全省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持续下降8℃到10℃,石家庄、邢台、邯郸降温可达12℃到16℃。11日后,河北全省将进入今年冬天以来最冷时段,气温持续偏低,大部分时段气温将不足0℃。
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多地迎今冬首场大范围降雪
未来一周将连续出现两次强降雪过程
在降水方面,徐珺表示,10到11日,华北、黄淮将出现今冬首场大范围降雪,华北、黄淮北部,东北地区中南部,西北地区东部等地有小到中雪,其中陕西北部、山西中南部、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及辽宁东部、吉林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雪或暴雪,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中部等地有大暴雪。
“本轮降雪,日降雪量具有一定的极端性,累计降雪量有8到16毫米,局地可达20到25毫米。新增积雪深度5到10厘米,局地13到18厘米。”徐珺表示。
此外,据中央气象台预报,预计13日至15日,中东部地区将再次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北部、东北地区中南部及西藏东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华北中南部、黄淮北部、东北地区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雪,局地暴雪;黄淮南部、江汉、江淮、江南等地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郭金兰表示,受这次冷空气影响,预计12月10日下午到夜间,北京全市范围有小到中雪,西部和南部部分地区会达到大雪量级。门头沟、房山、延庆、昌平和大兴的部分地区降雪相对明显,降雪量可能会达到3~8毫米,全市平均积雪深度是3~6厘米。从往年来看,今年初雪的时间段是比较正常的。
气象专家提醒,降雪天气会对交通运输有一定影响,部分路段会出现一些积雪结冰现象。同时,降雪期间能见度下降比较明显,比较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和事故,建议加强对周日返程以及周一早高峰交通的安全管理。建议公众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出行、错峰出行。此外,要关注部分高速路段可能采取的封闭等管控措施,出行前提前了解路况信息,注意安全。降温天气极易引发心脑血管和感冒等疾病,要注意防寒保暖,做好健康防护。(完)